夏玉米“種肥同播”可以提高施肥精準度和肥料利用率,省工省時省力,能大大提升耕作效率,促進苗齊苗壯,進而增加產量。
一、玉米種肥同播技術的三大優勢
1、省工、省時、節約成本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省工、省時、節本增效的操作模式是農民多年的期望。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對這種操作模式的需求更加強烈。隨著控釋肥生產技術、種子加工技術、農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和成熟,這一愿望得以實現。
用專業的種肥同播機器一次性施入底肥的同時播下種子,省時、省工、同時肥效充足,保證了較高產量,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種肥同播,將種子和肥料一次性施入地下,三樣活一次性操作,每畝可為農民節省人工、肥料、種子等成本60元左右,加上種肥同播增產的情況,相比于傳統的“一撒了之”,“種肥精準同播”畝增收200元左右。
2、苗齊、苗壯、合理密植、提高產量
節肥苗壯:苗情整齊健壯,減少多苗爭肥現象,使充足的養分有效供應在一棵苗上,形成壯苗,苗好產量就高。
合理密植:種肥同播能保證合理的播種密度、田間通風透光性良好。
苗期整齊:種肥同播出苗整齊,肥效供應及時,大小一致,植株生長良好。
不傷根傷苗:種肥同播對機器要求非常嚴格。株、行距控制合理,完全避免傷根傷苗現象,使植株正常生長。
3、提高肥料利用率,增產增收
傳統的撒施方式在占用大量勞動力的同時,還造成肥料養分的大量流失,揮發,使肥料利用率很低。玉米種肥同播采用“深松旋耕,寬幅精播”的技術,在播種的同時播入肥料,保證了苗期養分的足量供應,有利于形成壯苗,達到增產效果。同時進行深施覆土,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只有深施覆土才能有效減少養分的揮發與流失,使肥料養分得到充分利用,增產增收。
近兩年,種肥同播面積越來越普及。但在生產上不斷出現燒苗甚至毀種的情況,為此,提醒廣大農戶一定要引起重視。
二、種肥同播需要注意幾點
1、適合作種肥的肥料
夏玉米是高氮、高鉀、中磷作物,復合肥料中的氮含量應在26%以上。種肥要選用含氮、磷、鉀三元素的復合肥,最好是緩控釋肥,玉米生長需要多少養分釋放多少,還可以減少燒種和燒苗。
2、這幾種都不適宜作種肥
有揮發性和腐蝕性,易熏傷種子和幼苗,如碳酸氫銨;
含有游離態的硫酸和磷酸,對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會造成傷害,如過磷酸鈣;
尿素能生成少量的縮二脲,含量若超過2%對種子和幼苗就會產生毒害;
氯化鉀含有氯離子、硝酸銨、硝酸鉀含的硝酸根離子,對種子發芽有毒害作用;
未腐熟的農家肥,在發酵過程中釋放大量熱能,易燒根,釋放氨氣灼傷幼苗。
3、種、肥間隔
種、肥不宜“太親密”。化肥集中施于根部,會使根區土壤溶液鹽濃度過大,阻礙土壤水分向根內滲透,使作物缺水而受到傷害。直接施于根部的化肥,尤其是氮肥,即使濃度達不到“燒死”作物的程度,也會引起根系對養分的過度吸收,莖葉旺長,容易導致病害、倒伏等,造成作物減產。種、肥在土壤中垂直間距不小于10厘米,上下5厘米,播種深度4-5厘米,最深不超過6厘米。超過6厘米會造成不出苗或出弱苗的現象。
4、肥料用量要適宜
如果玉米播種后不能及時澆水,種肥播量一般不超過25公斤/畝,如果能及時澆水,而且保證種肥間隔7厘米以上時,播量可以達到30-40公斤/畝。
5、澆蒙頭水
注意土壤墑情,天氣干旱時,播后1-3天澆蒙頭水,減少燒種、燒苗。同時保證使播期盡量提前以滿足玉米對生育期和積溫的要求。
6、增施氮肥
如果前茬是小麥,而且是秸稈還田地塊,一般每畝還田200-300公斤干秸稈,要額外增施5公斤尿素或者12.5公斤碳銨,并保持土壤水分20%左右。有利于秸稈腐爛和幼苗生長,防止秸稈腐爛時,微生物和幼苗爭水爭肥,還可以減少玉米苗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