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天氣預報顯示,6月全國多地雨水普遍偏多。對于棚室蔬菜來說,放風口是雨水進棚的主要通道,生產中常因放風口關閉不及時導致雨水進棚,造成蔬菜死棵。
放風口處安裝擋雨膜
在大棚前臉內側加設一層薄膜,防雨效果不錯。具體做法為:這層薄膜寬度在50厘米左右即可,如果太寬阻礙通風,長度與棚前臉長度相同。這層薄膜的一端在棚前臉的最底部用土覆蓋,并與防蟲網的下端貼緊,另一端用繩子或鐵絲固定在前臉處的立柱上,兩立柱之間的薄膜再用繩子或鐵絲吊一下,使這層膜成為水渠狀,靠近立柱的這端形成十幾厘米高的“薄膜屏障”。通過這樣設置,下雨時不僅可阻擋部分雨水,還能接住部分雨水,防止雨水大量進棚。此外,在大棚頂部通風口下方也要設置好擋雨膜,即使雨水進棚,也會隨膜流到棚后墻處的水渠內。
安裝智能通風設備,快速關閉放風口
夏季,突發性降雨出現多且塊,經常是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內就出現,就算菜農當時在棚中干活,都不一定有時間關閉放風口,導致雨水進棚。當前市場上推出的不少智能通風設備可以快速關閉大棚放風口,一個棚投入幾千元,當遇到突發性降雨時,通過手機遙控可以將放風口及時關閉。有條件的菜農,可以考慮一下。
放風口處挖儲水溝
所挖的溝不用太深,能夠阻擋或存儲從棚膜上留下來的雨水即可,并培高靠近蔬菜的溝壁防止溝內雨水積滿后溢出到種植行內。拱棚兩側也可挖儲水溝。這樣的儲水溝主要是針對降雨時間較長、雨量不大的降雨,當降雨量較大時一定要將放風口關閉。也可不挖溝,只將蔬菜與前臉之間的土壤加以修整,做成南低北高的一個斜坡,同時在斜坡上鋪設舊薄膜,也能取得不錯效果,這樣既不影響通風,又能夠讓雨水向外流走,從而避免雨水進棚。
一旦發生雨水進棚,菜農應及時排除積水,并扒開蔬菜莖基部周圍的土壤,加快水分蒸發,讓部分根系充分接觸空氣,2~3天后再重新覆土。待棚地土壤見干見濕時,及時劃鋤。同時,可以用氨基酸、腐植酸或甲殼素等生根性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