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后期,病蟲害多發,如果防治不及時,會對花生生長造成嚴重危害,并影響花生產量。花生中后期病蟲害主要有哪些?怎么防治?下面就重點介紹,供大家參考。
花生生長中后期,主要病害有葉斑病、瘡痂病、白絹病等葉部病害。蟲害主要有花生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以及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一、花生葉斑病
花生葉斑病包括褐斑病、網斑病和黑斑病,均以危害葉片為主。近期雨水充足、溫度適宜,花生褐斑病開始發生,并呈逐漸加重趨勢。
防治方法:每畝用30%苯甲·丙環唑20-30毫升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1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100克兌水50-60公斤均勻噴霧,連噴2-3遍。在上述藥液中加入蕓苔素內酯可明顯增強花生抗病性,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二、花生白絹病
花生白絹病是一種土傳真菌性病害,近年來呈加重發生趨勢。該病在花生莢果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現出癥狀,發病后進行防治效果較差,因此,及早進行防治效果較好。當莖基部出現褐色腐爛,并附著白色絹絲狀物時,則是感染了白絹病,防治可用1500倍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水溶液,或1500倍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水溶液。
防治花生葉斑病、瘡痂病、白絹病等葉部病害,也可每畝用17%吡唑醚菌酯·氟環唑懸浮劑45毫升,或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粒劑60克,或20%苯醚甲環唑·氟唑菌酰羥胺懸浮劑40毫升,隔10~15天噴1次,共噴2次。
上述藥劑要交替施用,噴足噴透。花生白絹病、莖腐病發生嚴重的地塊,于花生結莢初期,采用25%氟酰胺可濕性粉劑112.5克/畝或430克/升戊唑醇懸浮劑30毫升/畝,每畝用藥液150千克,噴淋澆灌花生根部。
三、花生葉部蟲害
花生葉部蟲害主要有花生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防治棉鈴蟲可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在棉鈴蟲卵孵化盛期噴霧施藥。發現葉片上有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時,可噴灑1000倍甲維鹽水溶液,或1500倍5%阿維菌素水溶液,或1000倍5%氯蟲苯甲酰胺水溶液,或1500倍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水溶液進行防治。
四、地下害蟲
蠐螬和金針蟲是危害花生的重要地下害蟲,危害花生根和莢果,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在花生莢果膨大期,防治蠐螬可用50%辛硫磷乳油300-350毫升兌水適量噴在25-30公斤細沙土上拌勻制成毒土,順壟撒施后淺鋤或結合澆水可兼治金針蟲。
注意事項:當前正處于高溫期,防治病蟲時要注意用藥安全,避開高溫時段,以避免農藥中毒事件的發生。